疫情防控 聊大学工在行动(二十四)
聊城大学组织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0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聊城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突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主题,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
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体系,开展学生公寓专项检查
聊城大学开展“学生公寓专项检查”特别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深入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对学生公寓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为学生的返校住宿筑起了一道“爱心”防护屏障,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
各学院老师为学生提供爱心服务,帮助有需求的同学们晾晒被褥和衣物。对学生宿舍内被褥、残留的食物、水、电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电脑等贵重物品安全等情况进行了彻底的检查。随后,进行通风消毒,及时帮学生清理宿舍内过期零食和变质水果,给学生们邮寄书籍、证书、电脑等物品,努力为学生去除后顾之忧,做好学生的第二家长,有效解决了同学们的困扰。
充分利用网络“云”思政,开展防疫线上测试
疫情防控是全方位的防控,我校易班创新抗疫方式,通过线上测试的方式,普及防疫知识,5月7日至9日,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聊城大学疫情防控知识学习测试”。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疫情、科学地预防疫情、有效地防控疫情,积极了解疫情发生的原因背景、症状表现、鉴别方法、防护知识、治疗措施等。
本次测试以“聊城大学易班”网络平台为依托,主要围绕新冠肺炎基础知识、疫情防控知识、开学前后注意事项等内容的学习,考试题型以选择、判断为主,全方位、多层次考察同学们对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工作的理解与认识。同学们认真学习参与测试,确保每位学生都进行学习测试并达到80分以上成绩,实现了全体学生学习和通过测试的百分百参与率和百分百通过率。
全面掌握学生安全信息,做好安全报送工作
聊城大学自觉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上来,始终把维护全体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防控疫情、守护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要求各学院每天认真排查,及时准确的报送信息。
确保一切工作都要做细做实,坚决防止疫情在校园蔓延。关心关爱学生,精准掌握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出行动态。按要求认真全面排查,按照日报告、零报告要求做好每日安全报送工作,及时报送信息,确保不瞒报、不漏报、不错报。
强化思想引领,开展防灾减灾专题教育活动
有效利用易班线上平台,结合“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主题,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实现知识传递和价值启迪的双重引导。充分利用好线上资源、平台优势,通过积极搭建轻应用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防灾减灾教育。
易班上线“防灾减灾教育”专题,下达防灾减灾日通知、概述防灾减灾教育内涵、遇灾自救等内容供学生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灾害风险评估预测体系和遇灾自救理念,切实加强应急自救能力。
突出活动主题,有效推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开展各种形式的“防灾减灾”线上主题活动和主题班会,紧密围绕“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主题,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提高宣传教育实效。
组织师生观看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开学前疫情防控规范培训特别节目、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等线上课程,充分利用网络“云”思政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统筹利用易班、微信、学习通等线上手段开展网络公开课、线上主题活动、主题班会,及时向学生传达防灾减灾思想。
开展疫情防控开学演练,进一步做好学生返校各项准备工作,提高返校疫情防控工作和突发状况应急处理的能力,确保突发事件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同时优化流程,完善方案,将应急程序规划到位。
聊城大学按照“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主题要求,“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各项活动。充分利用好易班、微信、学习通等新媒体媒介,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努力营造全体师生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文化氛围,提高宣传教育实际效果。